95岁退休银行副行长隐藏秘密65年,直到儿子打开他的箱子......

2022-02-24 17:49 分类:龙虎娱乐招商 来源:admin

html模版95岁退休银行副行长隐藏秘密65年,直到儿子打开他的箱子......

作者 | 有书曾小鱼

来源 | 有书(ID:youshucc)

01

2018年12月,湖北恩施来凤县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点,一个中年男人拿着一块破旧红布包匆忙赶来。

来者是一位退役军人的小儿子,这次来帮父亲提交信息资料。

没有犹豫,也没有多想,他一层层拨开,把东西一件件拿出来,平铺在桌子上。

可眼前的一幕,却让包括在场工作人员在内的所有人大为震惊。

一张西北野战军总司令彭德怀签署的特等功报功书,上面清晰记录着老兵的战斗功绩。

先后获得三次一等功,一次二等功,两次“战斗英雄”称号。

三枚军功章历久弥新,其中一枚镌刻着“人民功臣”字样。

男人只知父亲曾是一名军人,上过战场杀过敌人,可他万万没想到,父亲获得如此多的军功荣誉,却不曾对任何人提起。

如果不是这次信息采集,他不知道父亲还要将这些秘密埋藏多久。

原来,这个中年男人的父亲,是位曾立过赫赫战功的退役军人,名字叫做张富清。

在新中国建立后张富清退伍,而后几十年中,自己的功绩从不曾对人提及,深藏功名65载。

如今已95岁的他背后,印刻着一个时代的风雨,承载了一个国家的记忆。

一个尘封半个多世纪的秘密,一段不为人知的烽火岁月,被缓缓打开。

02

1924年,张富清出生于陕西洋县马畅镇双庙村。

父亲因病早逝,大哥在饥荒中夭折,只靠母亲一个人拉扯着4个孩子,艰难度日。

14岁,张富清就去了地主家做长工。

贫穷和饥饿,在少年张富清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,他暗下决心:一定要为穷苦人谋出路。

瓦子街战役,张富清遇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。

“帮助穷人减租减息,实行耕者有其田。”

一支为穷人打天下的军队,点燃了张富清内心的希望。

张富清主动申请加入,成为西北野战军2纵队359旅的一名战士。

那一年,他24岁。

此后每一场战斗,张富清总是主动请缨加入突击队,执行最危险最艰难的任务。

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,让张富清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不断成长。

壶梯山,东马村,临皋,永丰城等大小战斗,他冲锋在前,以身为墙,历尽了九死一生。

永丰战役,他带领突击小组,顶住重重炮火,接连炸毁敌军两座碉堡,打退敌人数次反扑,为大部队攻城扫清关键障碍。

战斗结束后,一封由西北野战军总司令彭德怀签发的特等功报功书,飞到张富清家乡。

1954年,新中国百废待兴,张富清也即将退役转业,此时他面临多种选择。

一是留在武汉或者回老家陕西,离家近一点,二是服从组织安排,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。

他毅然跟随组织召唤:“共产党员不能有条件地工作,我们不到艰苦地方去,哪个到艰苦地方去。”

张富清用积攒的钱买下一个褐色皮箱,把这些用鲜血换来的荣誉和勋章,紧紧包裹在一块红布里,不再对人提起。

在他心里,那些牺牲的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,他要替他们好好活下去。

从此,这只跟随张富清65年的旧皮箱,不仅锁住了赫赫战功,也封存了他的戎马岁月。

张富清封存战功的旧皮箱

03

1955年,他携新婚妻子孙玉兰,从武汉出发,沿长江溯流而上,顺着山路向西,来到湖北恩施来凤县。

张富清妻子孙玉兰(右)

“天无三日晴、地无三里平、人无三分银”,是当时来凤县农村的真实面貌。

这里不通公路,不通电,不通自来水。

三年大旱,利来国际最老牌w66F1红牛,最严重的灾区就是三胡,83天没下一滴雨,水田大幅干裂,秧苗奄奄一息。

老百姓吃不上饭,国家公余粮任务完不成,张富清心里不是滋味。

他发动群众参与水渠建设,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生产的难题。

就在工程最关键阶段,他收到母亲病重的电报。

一边是亟待解决的旱情,一边是血浓于水的亲情。

张富清强忍锥心之痛,没有回家见母亲最后一面。

老人溘然长逝,天人永隔,这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。

张富清母亲(中)

自古忠孝难两全,张富清在日记里写到:

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革命军人,不能向组织提要求,找麻烦。

有国才有家,没有国就没有家,我把党的工作做好了,就等于我重重地孝顺了母亲。”

二龙山水坝如期建成,实现了高效率农田灌溉,解决了老百姓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。

水电泵改装,能加工能发电,三胡区的第一盏电灯也由此点亮,家家户户的夜晚从此变得明亮温暖。

当年张富清修建的发电厂房

只要看到需要帮助的人,张富清便不顾一切伸出援手,自己日子却过得十分清苦。

三年困难时期,中央要求精兵简政。

妻子孙玉兰所在供销社归他分管,他就率先动员妻子下岗。

没了收入,一家六张嘴等着吃饭,孙玉兰就去当保姆,学缝纫,每天干零活贴补家用。

放学后孩子们去山里,拾柴火,背石头,捡煤渣,挖红苕。

三胡区教书的一位老师,谈到这位副区长的家,感慨万分:“没有家具,就是一个床,炉子放在外面。”

张富清原住处,三胡区老街

一年365天,张富清大部分时间都在群众家中,帮助村民搞好粮食生产,推动工程建设。

大女儿建珍9岁那年,发烧迟迟不退,医生建议最好去县医院看看。

妻子希望丈夫能请几天假陪陪女儿,可张富清忙着驻村支农,一拖再拖。

等到工程结束,他带着女儿赶到县医院时,却发现早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。

建珍确诊病毒性脑膜炎,留下了后遗症,永远成为一个智力发育不全的人。

大女儿建珍(右)

张富清成为三胡区人民心中的灯塔,却没能照亮女儿的一隅世界。

只是他心中的信仰告诉他,他肩上有不得不扛起的责任,脚下有不得不前行的路。

04

1975年,51岁的张富清,调任卯洞公社副主任。

当地人有“穷三胡,富卯洞”的说法,按理说熬了半辈子,终于能在条件好的地方歇一歇。

可张富清却依然像当年在突击队一样,选择了最为偏远穷困的高洞驻点。

他四处奔走,申请报批,借钱筹款,协调物资,还要发动群众。

120多个日日夜夜里,年过半百的张富清与当地人民同吃同住,一起抡大锤,打炮眼,炸岩山。

手上身上磨的一层层血泡,当年打仗遗留的旧疾一次又一次复发。

凭着这股不要命的劲头,张富清带着村民,硬是在海拔近1000米的悬崖绝壁上,修通了一条驶向山外的马路,圆了土苗儿女走出大山的世代梦想。

4年后,张富清调离卯洞公社,一家六口的行李,只有几个铺盖卷,木箱子。

离开的那一天,全村人民从田地里赶过来,拿着自家种的粮果、红苕塞进张富清的怀里,满满当当。

车子开出很远,他看到大家依旧没有散开。

村民们的泪水模糊了视线,打湿了脸颊,也重重落在了张富清的心里。

张富清的四个子女,没有一个沾过父亲的光。

70年代,恩施市有家企业来县里招工,大儿子建国一心想报名,却被父亲动员到卯洞公社万亩林场当知青。

小女儿建荣高考失利,她不想再继续读书,可张富清告诉她,每个阶段要做好每个阶段的事。

张富清一家

如今,除大女儿患病在家,两个儿子成为国家干部,小女儿在医院工作。

他们都是靠自己的能力,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入职,没有一个倚仗父亲。

张富清用自己的行动,铸就了纯正良善的家风,深深地影响了孩子们的一生。

05

1985年,60岁的张富清在县建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。

时至今日,张富清还住在当时分配的宿舍里。

老旧的筒子楼,泛黄的墙壁,斑驳的木门,走过小区的走廊,好像穿越了时间隧道,走进了那段峥嵘岁月。

他每天坚持读书看电视,有成堆的学习资料和那本老字典,用本子记录学习心得。

他依旧穿着洗得发白的尼龙衫,烂得实在用不了,就撕成条扎成拖把。

他还依然用着70年前国家发给他的搪瓷杯,不曾更换。

阳台上饲养些花花草草,饮食清粥小菜,一如当年一样。

张富清常常说,做人要知足,要懂得感恩。

“和过去比,和困难群众比,和牺牲战友比,我已经很知足了,很幸福。”

他依然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,不向党提要求,不给党添麻烦。

2018年11月,张富清因白内障要做手术,需要植入人工晶体,价格从3千到1万5。

院长特意叮嘱老人,离休干部医药费全报,还是用个好一点的,他却不以为然。

得知同病房的农民病友用的是3000元的晶体,他坚持选用同款的。

“我虽然不能为国家为单位做什么贡献了,能节约一点是一点。”

88岁那年,张富清因左膝盖脓肿,不得不截肢,伤口刚刚有好转,他便扶着墙一瘸一拐练习走路,不想给家里人添负担。

谁能想到,这双腿曾经跟着部队驰骋沙场,九死一生,硬是打出了一个国泰民安的新中国。

谁又能想到,这双腿带领着乡亲们翻山越岭,修水坝,凿水渠,开山路,开辟了村民新的人生路。

如果不是这次军人信息采集,恐怕没有人会知道这位95岁的老人背后,有这样感人至深的过往。

他的故事,恐怕会成为永远的秘密。

06

《功勋》里说:

“一个有希望的民族,不能没有英雄,一个有前途的国家,不能没有先锋。”

正是因为无数个这样默默无闻的老英雄,在平凡的岗位无私奉献,才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日益强大,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。

2019年,张富清获得“时代楷模”称号,并被授予“共和国勋章”。

同年,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,这样评价张富清:

“都知道你朴实勤勉,却不知你曾战功赫赫,你把奖章深藏在箱底,对战友的怀念深藏心底,从不居功索取,只为坚守使命初心,默默奉献。

于国于民,你是忠诚伟大的士兵。”

这个社会上,有人生来不幸,有人身处泥泞。

有人掉落深渊,看见黑暗,却把责任扛在肩,带领身后的人一起奔向光明。

他们身处时代的洪流,却保持一腔的赤诚,他们虽有着平凡之躯,却含着一颗济世之心。

也许生活的苦难让我们狼狈,但请你一定要记得,做一个善良的人。

我们应该向张富清老人致敬!

向那些默默为社会做贡献的军人、科研工作者、医生、教师、清洁工人……每一位在自己岗位上发光发热的普通人致敬!

愿这个社会的善意越来越多,愿这个时代越来越好。

*参考资料:纪录片《本色》

*作者:有书曾小鱼,有书,让阅读不再孤单,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,关注公众号:有书(ID:youshucc)。本文原创首发于有书,转载请联系有书君微信号:youshu925。

相关的主题文章: